最近常看到些新聞,某某藝人又開了一間什麼店,投資了什麼店,從燒肉到漢堡到手搖杯等,各種類型都有,當然宣傳造勢一定少不了,轟轟烈烈得宣傳,但不少默默的就退出市場了,錢多錢少好像不是經營關鍵?
台灣餐飲業這幾年整體表現的確很驚人,從2007年營業額3,174億開始,每年都破紀錄,到去年2016年營業額已經達到4,394億,今年看來有機會破4,500億,再次成為歷史第一。從百貨業裡去觀察也可以發現,以前只有地下街有餐飲,現在是樓上都還要有各式各樣的餐廳才行,可以少花點買衣服鞋子,但吃真的少不了,透過現在的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訊息傳遞快速,哪裡有好吃的,手指滑幾下,看看好朋友看看部落客馬上就知道,看完就想立刻吃吃看,大大加速了對於餐飲消費的頻率。
這樣的趨勢當然讓大家投入餐飲業的比例節節上升,看到聽到的都是吃,想完成心中開店夢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但事實可以看到不管是投資金額的大小,都還是有人會在半年內收攤,像有些小吃攤弄得乾乾淨淨味道還行,可是沒啥生意,半年不到就貼出租,也可以看到投入千萬裝潢,華麗開幕,一年不到就頂讓了?做生意一定有賺有賠,但餐飲業常被忽略了最重要的是-產品,到底賣的東西有多少差異化和競爭力,消費者為什麼要掏錢吃?是長相特別但是不是大家常吃的食物,能賣的長久嗎?只是一時的大量炒作,但口味並沒有達到預期,這不會加速降低品牌價值嗎?反面例子舉多也可以舉一些4,50年老店,根本沒有裝潢,桌腳可能還有破損,每天生意好到不敢相信,當初可能只花不到10萬就開了,那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應該就是產品。
當然產品也很多種,有的是食物本身,有的是在賣便利,有的是賣體驗,這邊就不多做贅述,而是想和大家分享錢多錢少都可以做,不會因為口袋比較深就會比較容易成功,而是怎麼專注在把自己的產品做出自己想提供的價值且市場可以接受,這就像玩馬力歐的遊戲,普通人是3條命,有錢的人是有99條命,但厲害的人3條命就足夠全破,不會玩的人99條命也不夠,只要能夠破關的人,絕對都是不容易的!
羅申駿先生問江振誠先生說:如果今天有一個新的廚師想要開餐廳,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江振誠先生:我覺得台灣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計算太多其他事情,比方說市場、景氣,卻花很少時間去思考產品夠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