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便當中,常見的配菜「玉子燒」竟能成為招牌料理?即便你我都知道,成功好吃的玉子燒背後大有學問,卻還是難以想像,有餐廳將「煎蛋」做為主打。在台北已有兩間店面的「吉屋食堂」創辦人Peter,看準玉子燒有潛力成為敲門磚,辭去原本穩定的金融工作,致力打造心中溫暖、樸實、不失美感的家常餐廳。
「我希望能從食物傳遞溫度給消費者。」創辦人Peter過去販售金融商品,從小到大受過的教育培訓都與餐飲完全無關,是在工作中發現,無法得到購買金融商品者感動與溫度的回饋,便開始思考是否有轉換其他可能。能讓上班族最有感的,莫過於午餐。在台北辦公商圈想要吃個中等價位、乾淨健康又不失美感的料理,並不容易。Peter也坦言,以前選項不是Fridays、懷石料理就是一般便當,相當兩極,也很難實現前面期待的餐飲條件。於是他將服務對象鎖定與自己相同的族群,並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嘗試,作爲他開店創業的初衷。
走進吉屋食堂,就鮮明的感受就是環境打造出簡單樸實感。這同樣是Peter經營的巧思,他觀察到,太過精緻的裝潢反而會讓客人走不進來,消費者直覺就是「這很貴」,若能營造家的感覺,相反就會讓客人感到溫馨與舒服。餐廳內,服務人員的接待,也是將客人當作朋友來作客吃飯的模式,不做過多的打擾,讓客人享受自在。這樣的用餐環境,其實並沒有侷限哪一種料理,會選擇日式家常菜的原因,除了要滿足他當初設定「簡單、乾淨」的目標,更能以價格導向在品項單價上作提高。
接下來,如何打進市場,就欠缺一項招牌菜,Peter大膽地將玉子燒作為主打,因為客人來吃主餐就會點這道配菜,反之,受到玉子燒慕名而來的,也會點一到主餐搭配。對Peter來說,玉子燒是他的敲門磚,經過四年開店經營下來,也證明了他的論點。玉子燒,看似簡單背後卻要花不少功夫,在吉屋食堂,訓練一個內場煎出完美的玉子燒,至少要歷經一整籃的蛋,相當是一百份玉子燒的鍛鍊。大量的時間跟精神才能完成的主打料理「玉子燒」,是他設下的門檻,也成功做出了差異。
然而,玉子燒並非人人都煎得好。對於學不會這道料理的夥伴,Peter會以薪水導向做為鼓勵。「我希望他們離開後,能保證他們是有謀生能力的。」因為不是餐飲出身,所以Peter更希望將「炒菜」與「服務」外的能力交給夥伴,除了玉子燒製作方法,他甚至大方分享管理、盤點及成本概念給夥伴們。是否每個夥伴都領情?「你在學校也是會有上課不想聽的學生吧!」Peter笑著比喻,師父帶進門,修行看個人,有遇過沒興趣學習的,當然也有提出要「支付」學習時間加班費的,到最後他學著妥協,把這份當工作沒關係,他不會為此而開除人,但若想要往上爬升,絕不吝嗇分享。
從他經營理念中,可以感受到,Peter絕不只是在用餐空間營造家的感覺,連對待夥伴,也像是大哥一般,處處為夥伴著想。他理解台灣餐飲未來重點將會是管理,畢竟高價位的餐廳的成功,70%取決於食材,講求原味不靠技術;若要學技術的料理,他觀察大多年輕人待不住,很難花五年以上時間鑽研這塊,除非真的很有興趣。而管理,是他能教授分享的經驗「若我帶過的人有創業成功的,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就感」Peter期盼夥伴能在離開之後,帶走的是滿滿的能力。